东南大学医学院、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刘必成教授,吕林莉教授团队,在生物学TOP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上发表了题为“CD8 T cells induce the peritubular capillary rarefaction during AKI to CKD transition”的研究成果。该研究阐明了T细胞的动态特征,CD8+T细胞来源于增殖的T细胞簇,是导致内皮细胞凋亡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稀疏的原因,该发现为CD8+T 细胞在AKI向CKD转变过程中促进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稀疏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。
作者介绍
东南大学医学院、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刘必成教授、吕林莉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,蒋伟博士、汤涛涛副研究员、张奕琳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。
文章思维导图

研究内容
近年来研究发现,管周毛细血管稀疏化导致的肾脏慢性缺氧是AKI向CKD进展的关键原因。在本研究中,作者通过建立uIRI小鼠模型,利用scRNA-seq、流式、qRT-PCR、WB、mIHC等方法探究了AKI→CKD过程中CD8+T细胞与肾实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,经研究证实了CD8+T细胞通过Fas配体(Fasl)-Fas信号通路与内皮细胞(EC)密切相互作用,导致EC凋亡、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(PTC)稀疏和肾脏纤维化,而消除CD8+T细胞可在很大程度上逆转这一现象。该研究对CD8+T细胞在AKI向CKD转变过程中促进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稀疏的作用提出了新见解,这可能为这种危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,并且对于解析AKI后管周毛细血管损伤修复机制、制定AKI防治新策略、延缓CKD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mIHC
本研究中涉及的mIHC实验由艾克发生物团队提供技术支持,其中panel1(Cxcl16、CD68、CD8、Cxcr6、DAPI)证实Cxcl16、CD68+巨噬细胞和CD8+Cxcr6+T细胞之间的密切接近和相互作用;panel2(CD8、Fasl、CD31、Fas、DAPI)检测 Fasl+CD8+T细胞以及Fas+CD31+内皮细胞的空间分布,证实了uIRI手术后14天肾脏组织中Fasl+CD8+T细胞在Fas+内皮细胞周围积聚。
图2 Cxcl16、CD68+巨噬细胞与Cxcr6+CD8+T细胞的mIHC图像
图3 Fasl+CD8+T细胞以及Fas+CD31+内皮细胞的mIHC图像
图4 艾克发生物提供mIHC相关产品及服务
总结
该研究通过建立uIRI小鼠模型,采用mIHC等多种方法揭示了CD8+T细胞通过Fas配体(Fasl)-Fas信号通路与EC密切相互作用,导致EC凋亡、PTC稀疏和肾脏纤维化,而去除CD8+T细胞可在很大程度上逆转这一现象。此发现为AKI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,并且对于解析AKI后管周毛细血管损伤修复机制、制定AKI防治新策略、延缓CKD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AlphaXTSA®多靶点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(含抗体在内全平台IVD认证)为您打造全流程空间组学整体解决方案!

参考文献:
[1]Jiang,W.,Tang,T.T.,Zhang,Y.L.,Li,Z.L.,Wen,Y.,Yang,Q.,Fu,Y.Q.,Song,J.,Wu,Q.L.,Wu,M.,Wang,B.,Liu,B.C.,Lv,L.L.(2024).CD8 T cells induce the peritubular capillary rarefaction during AKI to CKD transition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,20(8),2980-2993. https://doi.org/10.7150/ijbs.96812.